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安徽校企合筑“工匠摇篮”

    信息发布者:李锋93046439
    2016-12-15 13:27:57    来源:中安在线   转载

    力解后顾之忧,助学就业“一条龙”

      9月20日,在热烈的掌声和喜庆的音乐声中,蚌埠机电技师学院“订单班”揭牌。依据蚌埠市总工会、蚌埠机电技师学院和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签订的协议,蚌埠机电技师学院100名学生每人每学期将获得2000元助学金,毕业之后将到中国500强企业——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工作。

      “成为‘订单班’的一员,不仅解决了我们就业的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是‘双师’指导学业,合作培养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本事和技能。”2014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钱志远说。 “订单班”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数控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成为本届“订单班”的生源。

      据了解,“订单班”的学生有了就业“定心丸”,还享受每学期2000元的助学金。在新学期开学后30日内,学生将收到一笔来自蚌埠市总工会和中科电力共同赞助的助学“大礼包”。

      2014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马秀丽是凤阳人,父母都在省外打工供她读书。马秀丽告诉记者,当初她选择专业时并没有明确的意向,是一个“偶然”让她选择了电子商务专业。 “现在我成了‘订单人才’,表明我现在学的这门专业以后肯定有市场,这让我更加明确了对专业的选择。 ”马秀丽开心地说。

      “开心之余也会有点压力,在接下来的4年里,能否学到真本领,能否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是我最关心最担心的事情。”2015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杨玉文说。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电子商务的实训课占了一大半,接下来学校企业共同培养的模式,更加注意技能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据了解,省总工会部署实施“金牌蓝领计划”后,蚌埠市总工会将此作为工会金秋助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工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通过撬动企业资金,共同资助职业院校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困难职工子女和农民工子女,引导他们到本地企业就业,助学就业“一条龙”发挥资助效益。

      人才量身订做,校企对接“零距离”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包括职业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忽略了与市场“零距离”对接和专业技能的形成。 “对企业而言,我们提前介入教学过程,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国圣说。

      与普通学生相比较,“订单班”学生有哪些优势?在毛国圣看来,“订单班”学生最大的优势是技能的实效性。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量身订做”的人才能更直接地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化,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根据三方协议,在“订单班”的教育中,企业按照校企双方制订的联合培养计划,要实施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蚌埠机电技师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咨询、监督和服务。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习,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适应岗位,大大缩短了从大学毕业生到企业技术员角色转换的时间。”蚌埠机电技师学院数控专业胡老师说。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储备,变被动找专业人才为主动按需培训人才。

      杨玉文同学告诉记者,中高职学生的学费国家全免,每学期只需要缴200元的书本费和300元的住宿费。“现在通过‘金牌蓝领计划’,我们每学期有了2000元的助学金,一学期的生活费完全可以自理了。我们非常感恩,毕业后一定要在公司里努力工作。 ”

      据了解,此次100名“订单班”的学生,都是品学皆优的农民工子女。从助学到就业的过程中,企业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拓展助学活动,金牌蓝领“孵化器”

      “工会搭台,校企唱戏,工校企三方共同培养技能人才,拓展延伸了‘金秋助学’活动的服务链。孵化金牌蓝领助推技工大省建设,帮扶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解决后顾之忧,也为企业培养储备了技能人才,增添了企业发展后劲和潜力。 ”省总工会副主席李素萍说。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是新生事物,在其成长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拦路虎”,需要社会各界的“阳光雨露”。“有的企业签订了协议,却因为多种因素而无法落实,无法真正做到校企深度合作,更无从谈起共同培养人才了。”从事多年职业教育的张老师说。

      工会组织参与校企合作全过程,更加有利于“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常态长效,真正取得“三方共赢”的成效。帮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解决就学就业难题,是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帮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圆梦,帮扶困难家庭解困脱困的需要。我省工会组织自1998年在全国工会系统率先开展助学活动以来,共筹集助学资金2.37亿元,帮助18.52万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上学,连续19年关爱救助了一批又一批困难职工子女和农民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升学梦。

      今年“金秋助学”活动中,我省工会组织在继续资助考入普通高校本科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的同时,相继推出“金牌蓝领”千人计划和“圆梦计划”,资助考入高职院校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资助1000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已在高校就读、品学兼优的子女顺利完成学业。

      延伸阅读

      继8月10日亳州市总工会率先发放助学金以来,全省各市总工会相继向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子女考取高职以上院校新生发放了助学金。与往年相比,今年全省工会“金秋助学”着力在精准和加大力度上下功夫。

      早在今年4月,省总工会就部署各级工会对20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开展了涉及50个项目的入户走访调查,精准识别确认了帮扶对象,摸清了致困原因,为精准施策、分类帮扶奠定了基础。7月,省总工会出台文件并召开会议,部署今年“金秋助学”要在继续资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考入高校新生的同时,拓展范围,加大力度,着力实施“金牌蓝领”1000人计划,资助考入高职院校的困难职工子女,其中困难农民工子女要达到30%以上,实施“圆梦计划”资助1000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已在高职以上院校就读的品学兼优子女顺利完成学业。与此同时,省总工会参照各地建档在册困难职工户分配帮扶资金,同时根据各地农民工加入工会占比,专门下拨了400万元工会经费用于救助困难农民工子女上大学。

      在今年“金秋助学”活动中,省总工会热情扶持蚌埠市总工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金牌蓝领”,助推技工大省建设。省直机关工会改变往年现场资助的方式,向每位受助困难职工子女发出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同时送上4000元助学金。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